欢迎来到电子与物联网学院  现在时间是:
规章制度

材料工程学院实训(实验)室安全管理办法

作者: 访问次数: 发布时间:2025-01-15 10:52

一、引言

为确保实训(实验)活动的安全有序进行,防范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,特制定本实训(实验)安全管理办法。本办法依据危险源情况制定分级分类管理、准入管理与培训、安全检查制度等措施,旨在保障实训(实验)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。

二、危险源分级分类

对实训(实验)场所内存在的危险源进行全面梳理和评估,根据其潜在危险性、发生频率和影响范围等因素,将危险源分为不同等级和类别。根据分级分类结果,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理措施,确保对不同等级和类别的危险源实施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。

三、准入管理与培训

进入实训(实验)场所的人员必须接受安全管理培训,了解实训(实验)活动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。对于涉及高风险、高危险性的实训(实验)活动,应实行准入制度,要求参与人员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技能。

四、安全检查制度

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制度,对实训(实验)场所、设备、操作过程等进行全面检查,确保安全设施完好、操作规程得到遵守。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和违规行为,要及时整改和处理,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。

五、防护用品与设施

提供符合安全标准的防护用品和设施,如安全帽、防护眼镜、防护服等,确保实训(实验)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防护。定期对防护用品和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,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。

六、应急处理与预案

制定实训(实验)场所的应急处理预案,明确应急组织、职责、通讯方式等关键信息。定期组织应急演练,提高实训(实验)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。

七、事故调查与处理

对发生的实训(实验)安全事故,要及时启动事故调查程序,查明事故原因和责任。根据事故调查结果,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,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,并总结经验教训,完善安全管理措施。

八、监控与报警系统

在实训(实验)场所安装监控设备,实时监控操作过程和场所安全状况。配备报警系统,一旦发生安全异常情况或紧急事件,能够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。

九、安全管理责任制

明确实训(实验)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和职责分工,确保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得到有效执行。建立安全管理考核机制,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考核,激励先进、督促后进。

通过本实训(实验)安全管理办法的实施,将有效提高实训(实验)活动的安全管理水平,保障实训(实验)人员的安全健康,促进实训(实验)教学的顺利开展。

 

材料工程学院

2024年12月11日